成都普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
全国咨询热线:18080489829
 
公司动态

川芎中的核心活性苯酞——(E)-藁本内酯

发表时间:2025-04-11

藁本内酯结构中有环外双键可分为顺反两种异构体即(Z)-Ligustilide和(E)-Ligustilide。由于 Z 型结构为空间优势构象比 E 型更稳定,因而 Z 型藁本内酯在中药材中含量为 E 型的10倍以上[1]。藁本内酯是不饱和苯酞结构且3位上有活泼的丁烯基,因而稳定性不佳极易发生异构化、氧化、环加成、聚合等结构变化产生其他结构相近的苯酞类化合物。

 

 

 

藁本内酯构型及其转化产物[6]

(E)-藁本内酯较突出的药理活性主要有抗凝血、抗炎、抗氧化等。

①抗凝血:

实验研究表明,川芎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与多种药效成分相关,关联性最强的则是(E)-藁本内酯,表现出良好的对脑血管疾病防治作用[2]

②抗炎:

(E)-藁本内酯能够阻碍炎症信号的传递,影响下游蛋白的表达,还可以抑制NOD样受体蛋白3(NLRP3)信号通路来缓解骨关节炎[3]。例如海桐皮方提取膏能够治疗膝骨关节炎(knee osteoarthritis,KOA),其关键透皮成分正是(E)-藁本内酯[4]

③抗氧化:

苯酞类成分是川芎肾脏保护作用的有效部位,(E)-藁本内酯可增强Nrf2的活化、减少肾脏胶原沉积、对抗氧化应激造成的损伤来改善肾功能障碍,抑制肾纤维化进程,防止肾脏进一步硬化[5]。这能够有效阻止慢性肾病进展至终末期肾病。

其抗氧化作用在治疗阿尔兹海默症过程中也有体现,主要是通过减轻氧化应激、改善线粒体功能,抑制神经细胞凋亡、调节内质网应激及自噬,抑制神经炎症等保护神经[6]

 

CAS号:81944-08-3

中文名称:(E)-藁本内酯

英文名称:(E)-Ligustilide

分子式:C12H14O2

 

(E)-藁本内酯通过多靶点作用机制为脑血管疾病、骨关节炎、肾病及神经系统疾病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,展现出不可忽视的应用潜力。普思生物国内首发现货(E)-藁本内酯对照品,为相关药物研究与开发提供可靠物质基础。

[1] 汪程远,杜俊蓉,钱忠明.藁本内酯的研究进展[J].中国药学杂志,2006,(12):889-891.

[2] 姚艺新.川芎基于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与药效成分的质量评价[D].成都中医药大学,2017.

[3] 王帅,金志江,施莉萍,等.中医定向透药疗法联合西药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研究[J].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,2025,35(01):53-56.

[4] 夏迪.海桐皮方湿敷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[D].中国中医科学院,2024.DOI:10.27658/d.cnki.gzzyy.2024.000158.

[5] 殷越,牟春燕,沈子芯,等.川芎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[J/OL].环球中医药,1-7[2025-03-14].http://cnki2.699wx.cn/kcms/detail/11.5652.r.20250226.1143.047.html.

[6] 侯效英,高帆,杜丽东,等.藁本内酯稳定性研究进展[J].中国药学杂志,2024,59(24):2299-2305.

联系方式
手机:18080489829
Q Q:
二维码扫描访问